【戰(zhàn)地日記】心與心溫情交融,手和手握緊同行!
2020-03-16 17:55:11 來源:中新河南網 責任編輯:付海濤
講述者:翟曉楠
開封市兒童醫(yī)院援鄂醫(yī)療隊 護師
地點:武漢市中心醫(yī)院 (后湖院區(qū))
開封市兒童醫(yī)院援鄂醫(yī)療隊 護師
地點:武漢市中心醫(yī)院 (后湖院區(qū))

中新河南網3月16日電(付海濤 馮福田 劉記)習主席到達武漢慰問;武昌方倉醫(yī)院正式“休倉”,武漢所有方倉醫(yī)院全部“休倉”!習主席說“大家加油,疫情防控斗爭進入關鍵階段,不松懈,不要前功盡棄,再堅持一下!”電視重播著前兩日最振奮人心的新聞,把我的思緒再次拉回二十天前。

作為一名已工作十多年,并有著重癥監(jiān)護和感染病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護士,我在第一時間向院黨委遞交了請戰(zhàn)書。經過積極申請,終于有幸成為了我院第一批援鄂醫(yī)療隊中的一員。父母年已七旬,我又是家中的獨生女,對于我這次的決定,他們雖有不舍,但更多的還是對我的大力支持。“在武漢吃好,喝好,休息好,防護好,每天閑暇之余給家里報個平安,多向別人學習,好好干。”這幾句話成了我們分別前他們最多的念叨。轉身離開,淚水再也止不住,甚至不敢讓他們去送行,怕更加不舍。

轉眼間來武漢已有二十多天了,從最初的忐忑擔憂,到平復心情,至如今的應對自如積極付出,當然還有其中包含的淚水、酸楚與不斷地加油鼓勁,奮力拼搏,努力學習,提高自我。許多個不眠夜,細思品,無論是對學習的認知還是工作的態(tài)度亦或是與醫(yī)患溝通,與“戰(zhàn)友”交流,感覺自己已經成為了堅強不屈的戰(zhàn)士。


我們把傳承的“耐心,細心,熱心,愛心”兒醫(yī)精神帶到馳援的工作中,緩解病患的痛苦,他們也以別樣的方式作為回報:“姑娘,你能跟我說說話真好,一個人呆在病房太難受了,但是我核酸陽性,你快出去吧”;“護士,原來你是兒童醫(yī)院來的呀,怪不得說話那么溫柔,這么有耐心”;“孩子,我不想按呼叫器,不好意思麻煩你們,我雖然年齡大了,但我能自理,可是我得配合你們不能出病房門,要不然,真是不舍得你們跑來跑去,我沒事兒,你們不用來我房間,去坐著休息一會吧”;“大夫,護士,謝謝你們遠道而來的支援,也感謝你們家人的支持”……每每聽到這樣的聲音,總會鼻頭一酸,瞬間,所有身上防護用品引起的不適與壓痛感都消失不見,換來的是深深地感動。我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他們卻也在努力以他們的方式對我們做最大的安全防護與表達對我們的感謝。

當然,也有一些行動不便甚至無法自理的病人需要我們付出加倍的辛苦。而我們團結互助,不懼艱辛的兒醫(yī)風格向大家證明,沒有什么是我們做不到的,做不好的!

付出就有收獲,能力從不示弱!通過努力,不但得到了患者的信任與配合,我們兒醫(yī)一貫嚴謹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也獲得了外院同批戰(zhàn)友的信服。

(投稿熱線:18237850555 郵箱:chinanewsk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