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襄城:老驥伏櫪憶崢嶸 不忘初心學黨史
2021-06-03 12:13:00 來源:中新河南網 責任編輯:關潼

中新河南網6月3日電(張培 袁金艷)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各地掀起學黨史熱潮,有著72年黨齡,已88歲的老黨員許爾正,也不甘落后在家重溫黨的歷史,回憶當年的那段崢嶸歲月,“每天看黨史,這是我的精神食糧,讀著這些我的心情就格外愉悅。”
1947年11月15日,許爾正入伍參軍,1948年7月15日,年僅16歲的許爾正響應號召,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青年黨員。
“入黨不是為名為利,不是為了升官發(fā)財,是相信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面對采訪,這位見證了中國大國崛起的老人,話語堅定有力,眼神中閃動著奪目光彩,讓人們仿佛能看到那個時代,無數像他一樣的共產黨人懷抱著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于崢嶸歲月砥礪前行的光輝模樣。
“入黨不是為名為利,不是為了升官發(fā)財,是相信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面對采訪,這位見證了中國大國崛起的老人,話語堅定有力,眼神中閃動著奪目光彩,讓人們仿佛能看到那個時代,無數像他一樣的共產黨人懷抱著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于崢嶸歲月砥礪前行的光輝模樣。

翻開一本紅色封面的筆記本,略微泛黃的紙張上,記錄著許爾正光輝的一生。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紀念章、五十年以上黨齡榮譽紀念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這一枚枚紀念章,見證著戰(zhàn)斗英雄冒著槍林彈雨南征北戰(zhàn)的過往;這一頁頁筆記,記錄著這位72年黨齡的共產黨員淡泊名利、無悔奉獻的一生,詮釋著什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什么是對黨“絕對忠誠”。
提起過去那段戰(zhàn)爭歲月,許爾正老人非常激動,“我先是在警衛(wèi)連后來又被調去開辟根據地。當時敵人天天來圍剿,夜里奔襲數百里,白天拿起武器就是干,最艱苦的時候,飯都吃不上。” 跟隨許爾正老人的講述,仿佛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參加淮海戰(zhàn)役時我在第一突擊組,有一次子彈從頭頂打過來,把帽子都打掉了,敵人的火力很猛,我的棉衣棉褲也被炸開,伸手摸了摸,身上沒有出血,繼續(xù)戰(zhàn)斗!”
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上甘嶺戰(zhàn)役……在這些推動著中國革命勝利浪潮滾滾向前的重大歷史事件中,許爾正都是見證者,更是戰(zhàn)斗者,他榮立戰(zhàn)功2次,其中個人三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一次。


1957年,許爾正轉業(yè)至襄城縣,他憑著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和良好的工作業(yè)績,于1964年被任命為城關鎮(zhèn)黨委副書記。據老人回憶說,當時城關鎮(zhèn)因農田水利灌溉水利設施不夠,導致糧食產量低,群眾連飯都吃不飽。為改變這種狀況,他自掏腰包在北關打了兩口機井,經過機井灌溉的一百多畝地,當年糧食產量大幅提升。后來,在許爾正的積極倡導下,城關鎮(zhèn)每五十畝地就有一口機井,實現了全面水利化,旱澇豐收,秋季玉米一畝產量達到800斤,夏季小麥一畝地平均400斤,徹底改變了城關鎮(zhèn)居民靠國家補助糧食的局面。
后來,許爾正又調任林業(yè)局副局長,在這期間,他在襄城推動園林綠化工作,在田間地頭、村莊周圍、沿河沙土地,種植楊樹、泡桐,有效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共產黨人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踏踏實實地干!”許爾正老人微笑著說,笑容里傳遞出無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