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點左右,核酸采集完成后,高老師又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整理好核酸采集樣品、處置好醫(yī)療垃圾、打掃干凈場地衛(wèi)生。
忙完這些,高老師回到辦公室,還沒來得及喘口氣,這時他的手機鈴聲就開始不斷響起。“高老師,我在網(wǎng)上訂的菜,您給看看送到大門口了嗎?”“高老師,我下午沒課,可以去當志愿者,您給安排一下!”“高老師,家里老人的藥不能斷,如果送的藥到了,請您給安排送一下。”“高老師,家人今天出院回家,您幫忙給社區(qū)協(xié)調(diào)一下,咋回來呀?”……這樣的電話,他每天能接100多個。除了電話,他還得在微信群里及時發(fā)核酸檢測信息、防控要求,回復老師及家屬的各種問題。用他的話說:“一有空,我就得給手機充上電,身上帶塊充電寶,防止手機沒電了耽誤大家的事。大家都按要求足不出戶,我得努力做好這1200多戶的服務工作,盡全力保障大家的正常生活。”
三個菜點、幾個超市、藥店的物資不定時送到師生公寓門口。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忙于配送物資的消殺,然后和志愿者、保安們分送到各家各戶。有時,物資配送到小區(qū)已經(jīng)是晚上七八點了,害怕蔬菜、肉類等食材隔夜變質,或是擔心藥品送晚了影響病人身體健康,高老師本著“今日事今日畢”的工作態(tài)度,堅持和志愿者一起將當天的物資配送完畢才回家休息,這時往往是晚上十點多了。
有幾次,晚上11點多了,忙了一天的高老師正準備休息,又接到緊急通知有密接者,他又立刻穿好衣服配合社區(qū)轉運相關人員、到相關單元住戶貼好封條,做完這一切又到凌晨了。“封控已經(jīng)八天了,每天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累嗎?”面對我們的電話采訪,電話那頭傳來一聲憨笑,沉默了幾秒,“累呀,我都不敢往辦公室里坐,一坐就想瞌睡,可是疫情當前,師生公寓內(nèi)大大小小的事總得有人操心、有人具體來做,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chǎn)黨員,我能做的就是盡全力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做好小區(qū)里教職工家屬的服務保障,老師們教課任務重,疫情防控要求足不出戶,我也不想教師志愿者更多地出來,有風險,我能多做點就多做點。”多么樸實的話呀,能多做點就多做點,疫情下,高老師從師生公寓服務中心的工作員又變成了“信息員”“快遞員”…… 他的付出,教職工和家屬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高老師,辛苦了!”“高老師,你是最美水院人!”“高老師,給你點贊!”……一句句感謝、一聲聲夸贊,是1200多戶居民的真摯心聲。“每當聽到老師們道謝的話,我都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能為戰(zhàn)勝疫情貢獻一份力量,是我的驕傲!”高濤老師如是說。
高老師,真是好樣的!( 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