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家長出彩娃——開封市一師附小點燃夢想 助力成長線上學習優(yōu)秀家長展評(第一期)
2020-05-05 18:36:22 來源:中新河南網 責任編輯:付海濤
中新河南網5月5日電(付海濤)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個孩子的優(yōu)秀表現(xiàn),與父母的用心密不可分。特別是今年,疫情突襲,孩子的假期一再延長,作為八九歲的小學生,自律性相對較差,家長的引導與監(jiān)督在線上學習中就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二八班陳青家長周婧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她積極響應學校“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在家嚴格按照學校的安排督促孩子上網課,要求孩子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yè),及時與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努力做到全面發(fā)展。


在疫情最嚴峻的時期,她作為一名公務員責無旁貸地前往抗擊疫情第一線。面對疫情,她迎難而上,舍小家,為大家。她做不到在家陪伴孩子學習,就想方設法為孩子提供學習和生活保障。在保證網課的情況下,調整時間,讓孩子上完課一起到單位學習,利用路上的時間進行課外交流,幫孩子克服浮躁與焦慮的心理,把對學習的影響降到最小。疫情期間,她還鼓勵孩子在學習之余,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如植樹節(jié)網上植樹澆水活動,網上清明祭奠抗戰(zhàn)英雄活動,在“協(xié)力戰(zhàn)疫”征文活動中取得了獎勵。

為了讓孩子勞逸結合,她還會在孩子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之后看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閱讀喜歡的課外書籍,讓父親一起陪著做運動,陪孩子下棋。為了給孩子做個好的榜樣,在家除了工作,盡量不拿手機,努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她在培養(yǎng)孩子的路上,也在不斷學習與成長,讓孩子以最飽滿的狀態(tài),迎接開學的到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優(yōu)秀與家長的以身作則、積極用心是密不可分的。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引導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燈塔。
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二九班鄧皓天的媽媽在這方面就做的非常好。放寒假的第二天,她就給孩子制定了兩張表格,一張是《作業(yè)完成表》,一張是《每日作業(yè)明細表》,她要求孩子每完成一項作業(yè)就在表格里登記一下,這樣孩子寫起作業(yè)來計劃性就很強了,也便于查漏補缺。



新年伊始,疫情洶洶而來,全國人民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閉門不出。教育部門積極響應,發(fā)起了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展開了線上學習。鄧皓天媽媽要求他每天按照正常上課的時間起床、吃飯、上課,讓孩子養(yǎng)成和上學時一樣的生物鐘,并給孩子安排一個絕對安靜的房間,嚴格按線上學習課程表上課。環(huán)境條件達到了,孩子的心就收斂很多,學習的效率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自律才能自由”是她經常講給鄧皓天的一句話,并且她自己也以身作則,嚴格執(zhí)行。孩子聽課的時候,鄧皓天媽媽不像別的家長那樣捧著手機,她總是坐在孩子旁邊一起聽課,這樣做的目的是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學習中的盲區(qū),以便給孩子做出相應的指導;孩子每寫完一項作業(yè),她都會認真的去檢查,并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提交;寫完作業(yè)后他們就會下樓進行半小時的鍛煉,舒緩一下筋骨,抖擻抖擻精神;每天晚上睡覺前的半小時,是這個家庭的親子共讀時刻,孩子和媽媽坐在書桌前,各自讀各自喜愛的書,然后進行交流和探討。書中自有黃金屋,不錯的,因為這個從小養(yǎng)成的好習慣,鄧皓天看電子產品的時間特別短,減少了電子產品對視力的損傷,同時又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面。


疫情相對緩解開始復工的時候,鄧皓天媽媽擔心爺爺奶奶輔導不好孩子的線上學習,毅然辭去了穩(wěn)定的工作,籌備了一間小店。歷經千辛萬苦小店開起來了,小生意是相對辛苦一點的,每天早上的六點半,鄧皓天就準時跟著媽媽起床去進貨,然后趕在八點半名師課堂開始前趕到店里,和在家一樣按時聽課,按時完成作業(yè),從沒有喊過一聲累!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孩子的作業(yè)仍然被選為優(yōu)秀作業(yè),背誦、閱讀和運動也從沒有間斷過。孩子的配合、自律是家長最大的欣慰。
(投稿熱線:18237850555 郵箱:chinanewskf@163.com)

二八班陳青家長周婧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她積極響應學校“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在家嚴格按照學校的安排督促孩子上網課,要求孩子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yè),及時與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努力做到全面發(fā)展。


在疫情最嚴峻的時期,她作為一名公務員責無旁貸地前往抗擊疫情第一線。面對疫情,她迎難而上,舍小家,為大家。她做不到在家陪伴孩子學習,就想方設法為孩子提供學習和生活保障。在保證網課的情況下,調整時間,讓孩子上完課一起到單位學習,利用路上的時間進行課外交流,幫孩子克服浮躁與焦慮的心理,把對學習的影響降到最小。疫情期間,她還鼓勵孩子在學習之余,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如植樹節(jié)網上植樹澆水活動,網上清明祭奠抗戰(zhàn)英雄活動,在“協(xié)力戰(zhàn)疫”征文活動中取得了獎勵。

為了讓孩子勞逸結合,她還會在孩子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之后看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閱讀喜歡的課外書籍,讓父親一起陪著做運動,陪孩子下棋。為了給孩子做個好的榜樣,在家除了工作,盡量不拿手機,努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她在培養(yǎng)孩子的路上,也在不斷學習與成長,讓孩子以最飽滿的狀態(tài),迎接開學的到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優(yōu)秀與家長的以身作則、積極用心是密不可分的。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引導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燈塔。
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二九班鄧皓天的媽媽在這方面就做的非常好。放寒假的第二天,她就給孩子制定了兩張表格,一張是《作業(yè)完成表》,一張是《每日作業(yè)明細表》,她要求孩子每完成一項作業(yè)就在表格里登記一下,這樣孩子寫起作業(yè)來計劃性就很強了,也便于查漏補缺。



新年伊始,疫情洶洶而來,全國人民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閉門不出。教育部門積極響應,發(fā)起了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展開了線上學習。鄧皓天媽媽要求他每天按照正常上課的時間起床、吃飯、上課,讓孩子養(yǎng)成和上學時一樣的生物鐘,并給孩子安排一個絕對安靜的房間,嚴格按線上學習課程表上課。環(huán)境條件達到了,孩子的心就收斂很多,學習的效率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自律才能自由”是她經常講給鄧皓天的一句話,并且她自己也以身作則,嚴格執(zhí)行。孩子聽課的時候,鄧皓天媽媽不像別的家長那樣捧著手機,她總是坐在孩子旁邊一起聽課,這樣做的目的是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學習中的盲區(qū),以便給孩子做出相應的指導;孩子每寫完一項作業(yè),她都會認真的去檢查,并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提交;寫完作業(yè)后他們就會下樓進行半小時的鍛煉,舒緩一下筋骨,抖擻抖擻精神;每天晚上睡覺前的半小時,是這個家庭的親子共讀時刻,孩子和媽媽坐在書桌前,各自讀各自喜愛的書,然后進行交流和探討。書中自有黃金屋,不錯的,因為這個從小養(yǎng)成的好習慣,鄧皓天看電子產品的時間特別短,減少了電子產品對視力的損傷,同時又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面。


疫情相對緩解開始復工的時候,鄧皓天媽媽擔心爺爺奶奶輔導不好孩子的線上學習,毅然辭去了穩(wěn)定的工作,籌備了一間小店。歷經千辛萬苦小店開起來了,小生意是相對辛苦一點的,每天早上的六點半,鄧皓天就準時跟著媽媽起床去進貨,然后趕在八點半名師課堂開始前趕到店里,和在家一樣按時聽課,按時完成作業(yè),從沒有喊過一聲累!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孩子的作業(yè)仍然被選為優(yōu)秀作業(yè),背誦、閱讀和運動也從沒有間斷過。孩子的配合、自律是家長最大的欣慰。
(投稿熱線:18237850555 郵箱:chinanewsk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