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繼承糾紛的“速”與“情”
2020-05-26 18:53:01 來源:中新河南網(wǎng) 責任編輯:付海濤

中新河南網(wǎng)5月26日電(付海濤 劉記 田景琰)5月26日,開封市鼓樓區(qū)人民法院在醫(yī)院病房內(nèi)成功調解了一起因未立遺囑而引起母子矛盾的繼承糾紛案件。從上門立案到調解成功僅僅用了六天時間,高效、快速、溫情調解,不僅使老太太及時拿到治療費用,也使爭鋒相對的母子三人重拾親情,真正實現(xiàn)了家事糾紛“案結、事了、人和”。
5月20日,原告智老太太向鼓樓法院起訴兩個兒子翟某龍、翟某軍,要求繼承已故丈夫翟某山名下的銀行存款24萬余元及利息。該院立案庭在收到起訴狀及證據(jù)材料后,得知智老太太因骨折目前在醫(yī)院治療,考慮到當事人智老太太身有疾病、行動不便,為了更好地方便當事人,該院立案庭庭長李光銳決定特事特辦,立即安排干警前往醫(yī)院,上門為智老太太辦理立案手續(xù)。
承辦法官楊志華在接收案件后,仔細查閱了案卷材料,考慮到該案涉及家庭糾紛,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親情,且原告智老太太急需繼承糾紛案件的財產(chǎn)用于治療。為早日解決雙方矛盾,彌補親情,楊法官在多次與雙方電話溝通后,決定上門與當事人一家進行溝通。5月26日,楊法官來到醫(yī)院與當事人一家進行面對面的調解,從血緣關系、感情因素和法律角度入手著重做兩個兒子的思想工作。最終,在法官的真情調解和親情的感召下,雙方達成一致調解協(xié)議,兩個兒子自愿放棄財產(chǎn)繼承,并主動將錢款從銀行取出,用于母親住院治療。
當智老太太在調解書上簽完字時,她不禁拉著楊法官的手動情地說:“謝謝你們來到醫(yī)院,幫助我們解決家庭矛盾”。一直以來,鼓樓法院按照上級法院要求,主動延伸司法服務“里程”,由過去的開門立案、開庭辦案,延伸為網(wǎng)上立案、登門立案,將調解放到田間地頭、百姓家中,模式改變服務理念不變,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鼓樓法院司法服務的速度和溫情。
(投稿熱線:18237850555 郵箱:chinanewsk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