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區(qū)中心路小學“最美家長”張玲:我和孩子的成長故事
2022-11-18 20:49:26 來源:中新河南網(wǎng) 責任編輯:李春芝

與其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不如說孩子的成長是加速父母進步的催化劑。我和我們家七歲小姑娘的生活絕對是七彩的,我們之間亮閃閃的趣事可多了。
“紅包來啦”——網(wǎng)課成為教學常態(tài)的過程,難免會有些許學習情緒的浮動。每當發(fā)現(xiàn)問題我總會悄悄觀察一會兒,然后再決定是否提醒,提醒的話也是盡量精簡。時間久了孩子漸生煩躁,被提醒時要么翻你個白眼,要么回一句:“煩不煩!”我的心里自然五味雜陳,雖內(nèi)心有股小火苗,但是同時也很理解孩子每日網(wǎng)課的煩惱。待孩子下課,我把小姑娘摟在懷里,然后“可憐巴巴”地望著她。小姑娘心里透亮:“媽媽,我想回學校上課,我想我的老師。”我心中的小火苗瞬間被撲滅,只剩下了理解:“寶貝,人類一定會戰(zhàn)勝疫情,科學的力量是無窮的!”小姑娘眼睛亮了:“媽媽,我要發(fā)明一種神藥,不僅可以治愈任何疾病,還可以長生不老。”“哇哦!太厲害了,媽媽相信你,那你這小腦袋里的知識儲備如何了呢?”我為孩子有了新的夢想感到高興。小姑娘很自信:“我可是學霸呢!”我借機弱弱的發(fā)問:“學霸寶貝,那你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媽媽如何做才可以幫到你呢?”小姑娘呵呵一笑,對著我唱了一句:“紅包來啦!”接著忽閃著明亮的眼睛告訴我:“媽媽,那以后我需要提醒時你就唱‘紅包來啦’,我就跟您回一句‘紅包沒啦’代表將會及時調(diào)整,如何?”這天馬行空的想法逗樂了我:“這想法太贊了!你咋總能想出這么好的方法解決問題呢,媽媽都沒想到。”于是乎,這個困擾眾多親子關(guān)系的網(wǎng)課糾紛問題在我們家不復存在,甚至每當我們微笑“對唱”時,親子間的關(guān)系更加緊密了呢。
“倉鼠養(yǎng)成計劃”——小姑娘想要養(yǎng)貓,而我對貓毛相當敏感,但內(nèi)心也很理解小孩子對于寵物的渴望。“寶貝,媽媽支持你養(yǎng)寵物,但是寵物也是小生命,我們既然養(yǎng)了就要對它負責。小貓很可愛,飼養(yǎng)它需要學會很多技巧,媽媽現(xiàn)在也不懂得如何飼養(yǎng)。咱們可以先從簡單好養(yǎng)的小動物開始嗎?”小姑娘脫口而出:“那養(yǎng)倉鼠吧,這個我可以。”“倉鼠不錯,那你可要獨立負責哦,為以后養(yǎng)貓打基礎。”這個必須跟小姑娘提前說清楚。小姑娘表示沒問題,那就直接“入鼠”了?我這個“狡猾”的家長繼續(xù)說道:“那既然獨立負責,咱就開始存?zhèn)}鼠錢吧。作為你的媽媽,我會提供資金支持,但是你必須連續(xù)晨讀打卡30天之后才可以獲得。”小姑娘明顯開始期待了:“明天早晨就開始!”于是乎,我們一起做了“倉鼠養(yǎng)成計劃”打卡表,小姑娘真的連續(xù)打卡從未缺勤,甚至30天結(jié)束“喜提倉倉”之后,又主動提出“倉倉買糧”打卡計劃,現(xiàn)在的小姑娘,晨讀早已成為自然而然的習慣。
“我想去領讀”——一年級剛?cè)雽W,每早起床鬧鐘響起,小姑娘總是要縮在被窩里十分鐘才起,導致后邊有時不能準時入學,但孩子又想早點去可以“領讀”早課。于是某日放學路上聊起:“媽媽小時候也可喜歡領讀了,那感覺可真棒!長大了只要開會培訓啥的我都選擇前排就座,聽得清還可以積極互動。”小姑娘表示:“我也想領讀,每天都領讀,但是就算去得早了,也不一定就選我。”我若有所思后回應:“寶貝知道‘毛遂自薦’的故事吧,咱早點到校后,就可以主動請纓去領讀!”小姑娘高興了:“我能主動告訴老師嗎?那都是老師選的呀。”“當然可以!”我趕緊肯定了小姑娘的想法,“趙老師或許心里還在等著有誰可以積極主動的來承擔這項任務呢!不過領讀這么榮耀的事兒,可是有前提條件的……”我期待著小姑娘的回答,小姑娘利索回應:“那就要讀得好,還得起得早。”“說得太對了,我相信你,媽媽等著你分享領讀的美好感受啊。”母女二人默契地擊了掌。接下來的日子,小姑娘起得早了,勇于自薦,領讀的機會也多了。趙老師后來表示:孩子很聰明,也很有表現(xiàn)欲。其實表現(xiàn)欲也是孩子進步的催化劑呢。
“一起看電視”——信息時代,斷絕網(wǎng)絡不可行,唯有健康選擇。每周五晚上是親子綜藝時間,“最強大腦”和“中國詩詞大會”都是一家三口超級喜歡的節(jié)目,每周更新一次,節(jié)制又有所期待還增加很多親子話題。另一方面,“最強大腦”開拓了孩子的腦力世界,驚奇于知識的力量。“中國詩詞大會”則展現(xiàn)了詩詞所特有魅力世界,一起搶答拼內(nèi)存,其樂融融。這無形中促進了小姑娘儲備知識的欲望,小姑娘擁有自己的“芊懿書房”,甚至客廳、陽臺和臥房都會有屬于她的讀書角,一家三口各捧一本書靜讀的時光是相當美好的。
“一起來運動”——疫情期間,運動打卡親子共同來執(zhí)行。媽媽裁判統(tǒng)籌指導,爸爸陪伴趣味兒比拼,每日歡聲笑語不斷,一個月下來,體能都得到明顯提升。打卡結(jié)束了,孩子還依然堅持比拼,覺得不僅很有趣,還可以塑形長肌肉。家里的室內(nèi)單杠也是我們每日打卡的重點,我必須在爸爸的輔助下才敢完成吊環(huán)空翻,小姑娘一直在旁鼓勵我:“媽媽,你可以的,剛那個爸爸幾乎沒有使力,是你自己翻過去的。”小姑娘信誓旦旦給予我莫名地自信和勇氣,嘗試了幾次之后,竟然真的獨自翻過去了!我瞬間開心得像個孩子一樣和小姑娘響亮地擊掌,并且緊緊地擁抱在一起表達我的感謝。
作為家長遇到任何事兒,多聽、會聽以及用心聽,了解實情并根據(jù)情緒,能夠選用合適的方法引和導。就這樣我們親子關(guān)系一直很融洽,儼然成為母女閨蜜,甚至在我遇到問題,情緒不好時,小姑娘常?梢杂米钔娴慕嵌,化復雜為簡單,伴著孩子的思路真是恍然大悟,內(nèi)心何嘗不是滿滿的幸福感。另一方面,父母恩愛,孩子才更幸福。上班工作踏實認真,回家家務一起分擔,你做飯來我刷碗,你掃地來我洗衣,每晚臨睡前,都會聊聊親子之間的趣事兒,分享一下孩子最近的變化,以及單獨帶娃時的心得體會。
好的陪伴必然是愉悅的,是親子間的共同成長。(張玲 趙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