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管城區(qū)南關(guān)小學(xué) 開展“友愛校園行”融合教育活動
2020-12-14 10:58:48 來源: 責任編輯:李春芝
假如我們的耳朵聽不到聲音,假如我們的眼睛看不到東西,假如我們的手指不再靈活,那樣會變成什么樣呢?

12月10日,管城區(qū)南關(guān)小學(xué)邀請鄭州匯愛社會服務(wù)中心,與孩子們一起體驗殘障人士的生活狀態(tài),讓孩子們不僅獲得了新奇的感受,也提升了對殘障人士的理解。
本期的活動主題是“殘障體驗”,到達活動室的匯愛社工文芳老師和班主任鄒孟迪老師提前準備活動道具,靜靜等待即將下課的孩子們。
剛走進熟悉的活動室,孩子們便被一組組“特殊”的道具吸引,看著“手套與拼圖”、“礦泉水與眼罩”以及不常使用的隔音耳機的奇怪組合,同學(xué)們變得更加活躍,眼神中透露著期待與疑問。
大家在鄒老師的指引下,認真地排隊坐好。文老師將所有隊員分為三組,每組即將按照順序體驗一個小游戲,分別是“獨特的拼圖”、“我要喝水”以及“聽不到聲音的交流”。
第一組的隊員們帶上老師提前準備的大手套,在老師計時的情況下,要迅速完成一幅拼圖;

第二組的隊員們則需要戴上眼罩,在看不見的情況下,將水瓶中的水準確倒進水杯里,并且喝完;

第三組的隊員們挑戰(zhàn)的是,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帶著隔音耳機的同學(xué)與其他伙伴進行交流。

這些任務(wù)看似非常簡單,大家卻在開展的過程中紛紛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難。
有的隊員說:“這個手套太大了,拼圖根本完不成。”有的隊員說:“戴上眼罩我就找不到水杯在哪里了。”還有的隊員說:“戴上耳機根本聽不清他在說什么。”
聽到隊員們的反饋,文芳老師解釋道:大家之所以覺得完成這些任務(wù)比較困難,確實是因為在完成任務(wù)的過程中,我們都遇到了不同的障礙。主要是希望大家通過半小時的時間體驗特殊人士的生活,更加理解殘障人士在生活中狀態(tài)和他們經(jīng)常面臨的困難。
成長,不僅僅只是年齡和知識的增長,成長還需要我們用包容與接納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生活的世界,去看到我們的生活中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群。本次活動的開展,是希望通過在校園內(nèi)的融合倡導(dǎo),在兒童青少年的內(nèi)心種下一顆愛的種子,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用理解的眼光去認識生活中的“不同”,用友善的雙手去幫助身邊有需要的同學(xué)。(通訊員:鄒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