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17日,恰逢華北水利水電大學70周年校慶,由河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和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聯(lián)合舉辦的主題為“守正創(chuàng)新與廣譜哲學創(chuàng)建2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馬克思主義學院325學術報告廳舉行。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原黨委副書記、鄭州商學院黨委書記馬書臣教授致辭,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長、河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張占倉研究員講話。來自省內外高校教師及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1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河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談新敏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饒明奇教授、副院長李心記副教授分別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會議。
馬書臣在致辭中回顧了建校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發(fā)展歷程,充分肯定了馬克思主義學院近年來取得的工作成績,高度評價了廣譜哲學創(chuàng)建25年來取得的重大進展。他指出,廣譜哲學打開了一扇哲學現(xiàn)代化的窗口,拉近了理工類師生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距離,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流融通提供了新的視角,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學術方向。
張占倉在講話中指出,廣譜哲學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系統(tǒng)科學和現(xiàn)代數(shù)學等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哲學研究方法上開了一個先河。
廣譜哲學創(chuàng)建人張玉祥教授作了《學習“5.17講話”精神,扎實推進廣譜哲學研究》的主旨報告。他從“廣譜”兩字的基本含義講起,認為廣譜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哲學規(guī)定的題中應有之義。因為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揭示了: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一般規(guī)律的概括和總結。這個規(guī)定決定了哲學命題應有最大的普遍性(內涵)和最廣的跨域性(外延),這兩點正是“廣譜”的含義。廣譜哲學認為,無論怎么拐彎抹角,這兩點是哲學和所有具體科學的最后區(qū)別。據(jù)此,所有的哲學命題都應該有“廣譜性”,廣譜哲學只是恢復了哲學應有的含義。由于各種原因,傳統(tǒng)哲學概念被賦予了諸多附加的含義。如哲學是“智慧之學”、哲學是“社會科學”、哲學是“意識形態(tài)”、哲學是“反思的學問”等等。廣譜哲學揭示了,這些學說都有各自的偏頗性。因此,“廣譜”兩字具有糾偏的意義。張教授還就廣譜哲學如何堅持和落實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地位,如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體系,如何實現(xiàn)理論創(chuàng)新等,結合廣譜哲學的實踐作了深入具體的闡發(fā)。
楊國斌教授在《廣譜哲學是如何守正創(chuàng)新的》報告中指出,廣譜哲學堅持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這就是守正。他以廣譜哲學堅持和深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哲學概念為例,即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由此引出了哲學應有的“廣譜性”(最大的普遍性和最廣的跨域性),并把它深化為“哲學是研究任意具體學科相應命題聯(lián)立置換下不變性的科學”。其中堅持“廣譜性”就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普遍規(guī)律說”,這是守正,在此基礎上抽象出的哲學新定義則是創(chuàng)新。楊教授還就什么是文化、黨所倡導的精神、共同體等概念,深入剖析了廣譜哲學如何挖掘其結構內核,把流行的各種學說統(tǒng)一起來。
王曉崗教授和蘇淼副教授重點分析了廣譜哲學在哲學數(shù)學化和哲學話語體系上的創(chuàng)新。在《論哲學數(shù)學化的兩個臺階—以廣譜哲學為例》的報告中,王曉崗指出,哲學的數(shù)學化要經歷兩個臺階:第一個臺階是從數(shù)量型數(shù)學向結構型數(shù)學的轉化。數(shù)量型數(shù)學(以數(shù)量關系為研究對象的傳統(tǒng)數(shù)學)由于哲學問題一般沒有數(shù)量特征而不能直接采用,結構型數(shù)學(以結構量及其關系為研究對象的數(shù)學)由于揚棄了數(shù)量關系則可以較好地和哲學問題接軌。第二個臺階是哲學命題和結構型數(shù)學的結合,這需要抽取哲學命題的結構內核,然后與某個數(shù)學結構相對應。這是一個更為艱難的工作。蘇淼副教授在《哲學話語體系:從思辨哲學、實證哲學到廣譜哲學》的報告中,概括了這三種典型哲學話語體系的主要特征、基本觀點,指出以黑格爾為代表的思辨哲學堅持了哲學的“形而上”的性質,但表現(xiàn)為神秘的、玄思的形態(tài);實證主義哲學堅持可證實性原則,但“拒斥形而上學”,把哲學研究局限在可觀察的、經驗的范圍內。廣譜哲學則一方面堅持哲學的“形而上”性質(“廣譜性”),另一方面則提出廣義可證實性原則和方法,因此,從思辨哲學到實證哲學再到廣譜哲學是一個否定之否定過程。
耿進昂副教授、趙建建博士重點分析了廣譜哲學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問題、馬克思人的類本質問題上的應用。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實踐的廣譜分析》的報告中,耿進昂應用廣譜價值論的廣義供求關系,分析了“一帶一路”上的不同國家如何結成經濟共同體、文化共同體、區(qū)域共同體等的機制,應用價值場網理論分析了不同國家相互關系的價值場網結構,特別是應用價值場網的調控理論探討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路徑。趙建建在《廣譜哲學視角下馬克思人的類本質思想研究》的報告中,介紹了她關于馬克思人的類本質思想的廣譜分析成果,特別是生產方式的人格化與人的類本質關系的研究,提出了社會再生產導致人的類本質的再生產的重要結論。趙博士的研究把人的本質問題的研究從純粹哲學領域延伸到了政治經濟學領域。
南通大學的俞明三教授在會議上專門介紹了由他的團隊提出的函學及其與廣譜哲學的內在聯(lián)系。
在大會發(fā)言階段,王曉崗、王磊、王玉棟、劉偉中等學者就他們研究廣譜哲學的體會、關心的問題發(fā)表了看法。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魏新強教授在總結講話中,對本次研討會取得的成果做了充分的肯定。(徐玉 張銳)